行业动态
合肥民宿从业者必看!2025-2027行动方案:持证管家450人+智慧化改造补贴
合肥市民宿投资者、经营者注意!《合肥市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正式发布,明确到2027年全市民宿总量将达220家,培育全国甲乙级民宿6家、皖美金牌民宿40家,还将通过资金扶持、人才培训、业态融合等举措,推动民宿年营收超2.4亿元、带动3800人就业。本文拆解方案核心任务与政策红利,助力把握发展机遇。
合肥市旅游民宿政策申报免费咨询: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深耕项目申报13载,我们为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重点省份的企业提供“前期规划→中期培育→后期申报”的全流程服务。我们不仅是材料专家,更是您的战略顾问,精准匹配政策红利,确保每一项关键认证成功落地。
为展现我们的专业广度,以下是我们精通的部分项目矩阵:
资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
智能绿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工厂、两化融合;
专项荣誉:首台套、老字号、质量奖、科技成果评价;
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软件著作权;工商财税同步提供专业规划。
选择我们,就是选择一个全面、可靠的成功保障体系——让您专注核心业务,将专业的事交给我们。
合肥市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和高品质旅游强省的决策部署,加快旅游强市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健康有序推进我市旅游民宿发展,制定以下行动方案。
一、壮大产业规模
1.锚定发展目标。按照规划先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品质优良、服务优质、特色鲜明的要求,在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客源市场、交通区位等条件的基础上,抓住江淮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带、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支持引导旅游民宿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全市民宿总量达220家,全国甲乙级旅游民宿达6家,皖美金牌民宿达40家、皖美银牌民宿达43家,累计培训民宿从业者3600人次,认定持证民宿管家450人,带动3800人就业,全市旅游民宿年营业收入超过2.4亿元。(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推动落实,不再一一列举)
2.加强规划引领。将旅游民宿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国土空间、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各类规划。各县(市)区、开发区应根据区域特点、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编制民宿专项发展规划,或融入全域旅游规划。加强乡村建筑风貌规划控制,引导乡村民居保留本土特色,逐步形成江淮民居、巢湖民居等带有地域鲜明特色的乡村民宿群。加快完善民宿集聚区、集聚点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大力支持通往民宿集聚区、集聚点的交通道路、电力燃气、通信网络、广播电视、消防供水、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3.优化空间布局。在环巢湖、环紫蓬山、江淮运河沿线等重点区域的景区景点、历史文化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文化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可进入性强的城乡地区,各地要全面摸底,依法盘活乡村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集体用房等资源,引导全市民宿连点串线成片,推动民宿集群化培育、产业化发展。鼓励通过租赁产权明晰的闲置宅基地房屋、合作经营方式开展民宿经营,支持农户和返乡人员开发利用自有房屋经营民宿。(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4.搭建项目平台。公开征集设计团队、优质项目、优秀企业,组织参加省民宿产业发展大会、民宿创意设计大赛、民宿产业博览会等活动。构建民宿上下游产业,搭建民宿项目与资本、设计、建设、运营等要素对接平台,策划包装民宿改造建设项目,滚动建立民宿储备项目库,加快推动优质民宿项目落地生根。(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二、持续对标提质
5.宣贯民宿标准。持续宣贯《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GB/T41648—2022)和《“皖美民宿”等级划分与评定》,推动旅游民宿公共环境和配套、建筑和设施、卫生和服务、经营和管理等对标提升,培育全国等级旅游民宿、皖美民宿。对既有的全国等级旅游民宿、皖美民宿实施质量管理和业务指导,持续提升民宿品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6.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宣贯《民宿管家服务规范》(DB34/T4330—2022),旅游民宿按照服务规范加强民宿管家及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按照“皖美民宿”标准体系,引导旅游民宿在文化主题设计、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主人文化培育等方面形成品牌IP特色,提升我市旅游民宿行业知名度、美誉度和整体竞争力。(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三、推动融合发展
7.融入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活化利用当地的人文典故、非遗民俗、地方戏曲、传统美食等资源,江淮文化、巢湖文化、侨乡文化等在地文化,使其场景化、符号化、具象化,围绕一个主题、一个故事、一位主人、一批管家,推出一桌家宴、一场活动、一套伴手礼,提升我市旅游民宿的辨识度。鼓励戏曲家、书画家、摄影家、词曲作家等艺术家和民宿结对,鼓励艺术院校师生开展创意下乡、美术下乡等创业活动,提升旅游民宿品味。(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联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8.多种业态融合。大力发展“民宿+”“+民宿”,推动“民宿+汽车”“民宿+康养”“民宿+温泉”“民宿+演艺”“民宿+农场”“民宿+研学”“民宿+体育”“民宿+非遗”等业态融合,围绕民宿打造系列消费新场景。根据客源群体、消费需求进行市场细分,打造度假、旅居、康养、研学、亲子、团建、萌宠、网红打卡等主题民宿。(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体育局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9.强化数字赋能。发挥我市“创新高地”的资源优势,鼓励电子商务、社交媒体、人工智能等企业为旅游民宿赋能添彩,推动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慧服务等智慧化设备的运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的消费体验。(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四、树立民宿品牌
10.打造区域品牌。指导各县(市)区、民宿集聚区在“皖美民宿”统一IP下彰显区域特色,打造“恋庐小舍”“紫蓬山宿”“长临乡宿”等区域品牌。(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11.提升品牌服务。常态化开展“人人都是迎客松”志愿行动,提升管理精度、服务温度、好客热度。鼓励星级旅游饭店管理公司托管运营旅游民宿,通过“酒店+民宿”等模式加强行业协作,提升旅游民宿服务品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五、创新营销方式
12.拓展营销渠道。加大新媒体平台宣传推荐,强化网友、驴友、舍友、达人等粉丝营销。组织旅游民宿参加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支持民宿为学术峰会、商务会议、文化沙龙、综艺节目等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与电视媒体、综艺品牌节目合作,探索民宿通过打造影视基地、综艺拍摄场地等方式“出圈”。鼓励民宿参加国内外设计、摄影、会展等赛事和评比,通过自媒体渠道扩大私域流量,讲好民宿故事,扩大影响力。探索建立精品民宿联营机制,鼓励服务标准相近的旅游民宿合作经营,推出年卡(季卡或次卡)增加顾客黏性和消费延续性。(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13.开展联动营销。建立联动合作机制,引导旅游民宿与周边的旅游景区、旅行社、研学基地等合作,持续举办文旅惠民消费季等活动,创新惠民措施,通过发放民宿体验券、优惠券等方式,缓解民宿淡季和非周末的经营潮汐现象。积极培育国家等级旅游民宿、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研学旅游基地,并颁发实物牌匾。(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总工会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六、加强人才引育
14.引育管理人才。开展“民宿领军人才”“民宿示范管家”培育,积极引入民宿经营管理人才、团队,建立民宿主理人、运营人才名录。鼓励各地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优秀民宿职业经理人参与民宿经营管理。支持有条件的院校开设民宿管理运营相关专业,加快培养民宿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市场开发等类型人才。搭建民宿人才供需对接平台,畅通高校、职业院校优质生源和旅游民宿人才输送渠道。(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15.在岗职业提升。指导行业协会,依托民宿管家评价机构对民宿管家进行培训,提升经营服务、接待礼仪、文化素养、活动策划等方面的技能,定期举办全市民宿管家职业技能大赛,推荐优秀管家参加全省民宿管家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七、强化政策保障
16.健全发展机制。发挥政府在旅游民宿及周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人才引进培养、市场营销推广、食品卫生安全、治安消防管理、统计分析监测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高效的民宿发展机制,重点扶持民宿集群发展。(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统计局、市消防救援局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17.加大资金扶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民宿领域,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交通运输、水利电力、农村电商、文化旅游等资金及各类项目向民宿集聚区倾斜。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推广信用贷、抵押贷、民宿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对新获评的全国等级旅游民宿、皖美民宿给予激励。(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解锁千万政策红利,就找卧涛!全国13年专业代办,助企业乘风破浪!
免费咨询热线: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您是否对繁杂的政府项目申报感到无从下手?卧涛科技,您身边的企业政策顾问!我们已在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深耕13年,成功助力上千家企业。
我们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资质荣誉】:高企认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绿色工厂等。
【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版权保护全代理。
【专项项目】: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首台套、两化融合、大数据企业、老字号、非遗等。
【基础服务】:科技成果评价、工商财税、项目材料编写指导。
为什么选择我们?跨省联动、经验丰富、流程熟悉、成功率超高!
一个电话,帮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项目,让您轻松坐享政策资金与品牌提升!
机会不等人!立即添加微信15855157003,获取2025年最新政策解读与申报方案!